繁体版 | 简体版 | 无障碍阅读
 
 
 
 
 
 
台湾历史
首页
>> 聚焦台湾 >> 台湾历史
 
各历史时期台湾纸币

发布日期:2012-04-2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新华网字号:[ ]


  近代以来的台湾可谓是饱经沧桑。伴随台湾政权更迭,社会变迁,台湾的纸币也在稍稍地变化着。这里收集了自1915年以来在台湾地区发行的一些纸币。纸币上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915年、1932年和1933年版的纸币,由日本人操纵发行,名叫“台湾银行券”,发行银行的名称含有“株式会社”等日文用词,并有“大日本帝国……”等字样。
  1946年、1947年版的纸币,因台湾已经光复,故纸币上出现了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名叫“台币”,发行银为“台湾银行”。
  1949年“新台币”开始发行,票面上不再标注“台币”字样。是年出现了竖版,且背面出现英文“台湾银行”的字样和标注的币值。
  1969年版的纸币上出现“中华民国”的字样。在此之前,仅有以民国纪元的年号中带有“中华民国”字样。
  1976年版的纸币上,开始出现蒋介石的头像。而蒋介石于1975年4月5日去世。
  1999年版的纸币,其汉字排版顺序改为自左至右的形式。同年版的不同面额的纸币上首次出现了儿童肖像,发行银行的名称也由“台湾银行”改为“中央银行”。
  另外,在1989年9月1日以前,台湾与金、马地区的货币不通用。湾银行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发行了只限在金门、马祖地区流通的纸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