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简体版 | 无障碍阅读
 
 
 
 
 
 
商机资讯
首页 >> 商机资讯
 
台湾工业行业分布

发布日期:2017-01-09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威海市台办字号:[ ]


(一)重工业

台湾重工业划分标准与所含范围不一,通常包括了化学及化学制品、石油及炼制品、非金属矿业制品、基本金属、金属制品、机械、电机电气器具、运输工具等九大类。其中,较重要者包括石油化学工业、钢铁工业与机电工业等。

1、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有“重工业之母”之称,对整个工业发展影响甚大,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故被台湾列为重点发展工业。台湾有一座一贯作业炼钢厂(“中国钢铁公司”)与25个电弧炉炼钢厂。台湾钢铁工业生产量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量,因此进口量大。90年代末,台湾粗钢年产量只有1200多万吨,2000年为1550万吨,而年消费量超过2000万吨,因此台湾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量。1993年,钢材进口量达1781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此后,进口量虽有所下降,但仍在1000万吨左右。

台湾钢铁工业发展不平衡,台湾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钢铁业占有绝对优势,是台湾一流的钢铁公司,现代化程度较高。其他钢铁厂多属中小企业,均采用电弧炉炼钢,耗电量过大,无法实现现代化大生产,不利技术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另外,由于铁矿砂、废钢和煤等原料、燃料需要大量进口,因此台湾钢铁工业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钢铁工业的稳定发展。

台湾钢铁行业代表性企业:台湾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烨联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东钢、东和钢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丰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春源钢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石化工业

石化工业是台湾一支庞大的工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上、中、下游生产体系,在台湾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广义的石油化学工业包括了石油炼制、化学材料(石油化学、塑胶原料与人造纤维等)、化学制品业、橡胶制品业与塑胶制品业。狭义的石化工业是指以石油与天然气为原料、制造各种化学品的工业,其产品即为石油化学产品。按其生产过程包括上、中、下游三个层次。

台湾石化工业发展采取了“逆向整合模式”策略,即先发展石化下游加工工业,在石化原料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与设厂能力时,再发展石化中、上游工业,逐渐建立了上、中、下游俱全的石化工业体系。1998年台湾石化工业大企业(资本额在2亿元新台币以上的企业)为45家,从业人员3.7万人,年产值3800亿元新台币。2007年台湾石化工业总产值为17131亿元新台币,占2007年台湾GDP的13.15%。2013年达到19000亿元新台币。目前,台湾石化工业企业480家,员工约3.6万人。

石化工业原料包括两大部分即上游基本原料与中间原料,其中以乙烯生产最为重要。乙烯产能与年产量不断增加。90年代初之前,台湾乙烯年产能最高时达94.5万吨,1998年达到102万吨;乙烯产量于1999年首次超过100万吨(130万吨),2001年达到258万吨。2013年台湾乙烯产能达到450万吨,居全球第十位。

90年代以后,台湾积极发展高技术层次的特用化学品(如马林酐MA与酚厂)与工程塑胶等,并试图成为亚洲工程塑胶的生产重镇。同时,台湾石化企业纷纷赴海外投资兴建石化工厂,石化工业逐渐迈向国际化。目前,台湾石化产品以大宗石化产品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主,其中41%的石化产品出口。且主要生产技术多以欧美日整厂技术转移为主,其中美国厂商(72.73%)居多,少数来自欧洲(18.18%)和日本(9.09%)。

台湾石化行业代表性企业: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3.机电工业

台湾机电工业庞大,涉及范围广,依台湾“行业分类标准”,机电工业分为金属制品业、机械设备制造修配业、电力及电子机械器材制造修配业、运输工具制造修配业与精密器械制造业。一般分为一般机械制造业、电机电子器材制造业、精密机械制造业与交通运输制造业。机电工业是当今台湾最重要的工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2000年,台湾机电工业总产值达4.1万亿元新台币,占制造业总产值的47.9%。其中,电机电子器材制造业是机械工业中最大的行业。以工具机为例,2014年全球工具机产值为813亿美元,台湾出口工具机25.5亿美元,出口排名全球第四。

台湾机电行业代表企业:台湾友嘉实业集团、东台精机集团、程泰机械有限公司、台中精机集团、金丰机器工业有限公司

(二)轻工业

依《台湾行业标准分类》标准,轻工业有9类,分别是:食品制造业,纸浆、纸及纸制品制造业,印刷及有关事业,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制造业,木竹制品制造业,家具及装饰品制造业,纺织业,成衣及服饰品制造业,杂项制品制造业,计100多个小项。其中,纺织工业与食品工业较为典型。

1.纺织工业

纺织工业是台湾规模最大的轻工业之一,曾被称为台湾的“明星工业”,在台湾经济起飞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台湾纺织工业涉及范围广,依台湾《纺织工业年鉴》分类,包括人纤制造业、人纤加工丝业、棉纺系统纺纱业(棉花、棉纱、混纺棉纱、人纤棉纱)、毛纺织业、短纤梭织业(棉、棉混纺、嫘荧短纤、人纤棉织物)、针织业、长纤梭织业(蚕丝与人纤丝织)、不织布业、染整业、成衣业等10个部门。

台湾纺织工业走过了一条恢复重建-进口替代-出口扩张-转型的发展历程,这正是台湾经济发展的缩影。其中,80年代中期始,台湾纺织工业产值与出口值在工业中的冠军宝座地位让位于电子产品,开始进入转型期,但直至目前,纺织工业仍是台湾最重要的产业与出口创汇产业之一。1997年,台湾纺织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成衣制造业)为4021亿元新台币,创历史第二高;纺织品及成衣合计出口达166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纺织工业总产值与出口额略有下降,2000年仍分别达4343亿元新台币与152亿美元。

台湾纺织业代表性企业:远东新世纪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光合成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2.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是台湾重要的民生工业,其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战后曾被台湾列为重要发展的工业部门之一。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食品工业产值曾居台湾制造业产值的第一位,也是当时最重要的外销产品。60年代末期,纺织工业迅速崛起,取代食品工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食品工业地位逐渐下降,但仍是台湾重要的工业之一。食品工业发展已由外销导向转为内需导向,目标由“出口赚取外汇,支持经济发展”转为“满足民众生活需要”。

台湾食品工业涵盖范围相当广泛,其划分标准也不统一,主要包括屠宰业、乳品制造业、罐头食品制造业、冷冻食品业、脱水食品业、浸渍食品业、面食烘焙业、糖果制造业、食用油脂制造业、制粉业、碾米业、制糖业、制茶业、味精业、其他调味食品、酒类酿造业、啤酒制造业、不含酒精饮料业、面条粉条类食品业、饮料业与杂项食品业等21类。产值较大的行业为饲料业、饮料业、冷冻食品业、食用油脂制造业、乳品制造业、酒类制造业与啤酒制造业等。 

食品业工业产值长期处于上升状态,直到90年代末产值才开始下降。1996年食品工业产值为5228.5亿元新台币,创历史最高纪录。此后,食品工业产值因受岛内猪口蹄疫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有所下降,2002年产值仅为4483亿元新台币。

台湾食品行业代表企业: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旺旺集团、大成长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味全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佳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卜蜂集团、福寿实业。

(三)能源电力工业

台湾能源资源贫乏,能源供给对外依赖性大,能源工业规模相对较小。能源电力工业包括煤炭工业、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电力工业及其他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台湾煤炭资源经上百年的开发,储量已大大减少,只有1亿吨,从而决定了今日台湾煤炭工业趋于衰落。2000年,煤炭产量只有8.3万吨。

石油与天然气自产能力不大。50年代初,台湾就开始油气的勘探工作,但至今尚未发现具有较大规模或发展潜力的油气田,目前储量仅3.7亿升。原油产量少,且不稳定,年产量甚少。天然气产量也不断下降,2000年为7.4亿立方米,远不能满足台湾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2001年,自产石油与天然气分别只占台湾能源供给量的0.04%与0.77%。

电力工业是台湾最大的能源工业,长期以来由台湾电力公司垄断经营。发电厂基本上呈持续增加趋势,到2000年底,共有各类发电厂72座,总装机容量为2963.4万千瓦。其中,水力发电站39座,装机容量为442.2万千瓦,占14.9%;火力发电厂30座,装机容量2006.9万千瓦,占67.7%;核能发电厂3座,装机容量514.4万千瓦,占17.4%。2012年,台湾电力装机总量为4097.7万千瓦。其中,火力发电占54%,核能发电占12.6%,水力发电占6.3%,再生能源发电占5.1%。

90年代后,台湾开放民营企业兴建发电厂,打破了公营企业台电公司长期垄断电力事业的局面,但还尚未开放民营企业经营输电与配电的经营。先后批准星能、森翁、长昌及“国光”等11家独立发电厂,装机容量共1030兆瓦。民营电厂主要集中在火力发电方面,所用燃料主要为煤与天然气。2012年,台湾民营电厂装机容量占全台装机总容量的22%。

为增加能源供给,保证经济发展,70年代以来,台湾采取的能源政策是,实现能源种类多元化,分散能源来源地区,扩大进口液化天然气,鼓励投资海外矿藏,加强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确保能源稳定供应。按台湾电力公司的规划,1995年到2006年,台湾新开发电源为2250万千瓦,其中天然气发电比例最高,占34.7%;燃油占22.1%,居第二;燃煤以21.3%居第三。在发电结构上,火力发电厂占78.1%,水力发电占10.3%,核能发电占11.3%。

台湾电力工业的基本发展态势是,水力发电在电力工业中的地位已大大下降,火力发电是目前台湾最重要的电力能源工业,近年核能发电较为稳定。2000年,水力发电量为88.4亿度,占总发电量的5.7%;火力发电量为1107亿度,占总发电量的70.7%。台湾火力发电已从过去的燃油为主转为70年代中期以后的燃油、燃煤并举,并增加天然气的使用,实现了火力发电燃料来源的多元化。核能发电是台湾70年代末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电力工业,也是目前台湾第二大能源电力工业。1977-1985年台湾先后建成了3座核能发电厂,2000年发电量为367亿度,占总发电量的23.6%。按台湾于1998年5月举行的能源会议决定,到2020年时,台湾不再兴建核能电厂,核能发电量占总发电力的容量比例不得超过20%。 

台湾能源资源除了水力资源与天然气资源较为丰富外,煤、石油等资源非常有限。新能源(包括地热能、风力能、太阳能、生物能与海洋温差等)的开发也无法改变台湾能源资源不足状况。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电力需求大幅增加,台湾能源的供给只能通过大量进口满足需求。台湾能源供需具有如下主要特征:自产能源供应不足,进口能源急剧增加,2001年进口能源供给量与所占比例分别为10536亿升与97.1%;进口能源来源地区多元化,煤炭进口有增加趋势;能源供给结构日趋合理化,基本趋势是原油与天然气供给趋于下降,煤炭与液化天然气供给呈上升趋势,水力与核能发电相对较为稳定;能源消费增长大于供给增长,能源消费结构较为稳定;能源生产力有所提高,能源生产力即每公升油当量能源所生产的岛内生产总量值比例大幅提高。

(四)交通运输制造业

交通运输制造业包括造船工业、汽车工业、摩托车与自行车工业。其中,汽车工业是一项产业关联效果相当大的产业,可以带动电子仪表、金属机械、橡胶塑胶、玻璃、化工等许多产业的发展,被台湾当局在80年代初列为优先发展的策略性工业之一。

1.造船工业

造船工业是台湾当局刻意扶持的重工业之一。1974年进行“十项建设”时,高雄造船厂是其中之一,耗资2亿多美元,于1976年6月建成投产。1977年,台湾当局为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集中造船力量,将原有的台湾造船公司(基隆造船厂)并入“中国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加上原有大大小小造船厂,台湾的造船工业实力已不可小视。它们以建造商船、渔船和游艇为主,同时为当局建造军舰、巡逻艇、钻探船、救护船、训练船、天然气运输船等专门用途船,1996年台湾造船业共完工新船14艘,约100万载重吨,位居世界第五。但台湾造船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独立自主的设计能力,造船业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台湾最大的造船厂是“中国造船公司”,它包括两个厂,一是在北部的基隆造船总厂,另一个是在南部的高雄造船总厂。基隆造船厂建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946年后改为公营台湾造船公司,当时造船能力为350吨以下的木质和钢质渔船并承担修船业务。1957-1962年,台当局把该厂租借给美国“殷格尔斯造船公司”经营,想借此渡过资金与技术难关。1962年后,美国公司无意继续经营,又将其交还台湾。1965年后,台湾造船公司与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株式会合作经营达10年之久,使该厂造船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能建造10万吨级油轮,5.8万吨级散装货轮和5500吨级冷藏船舶,并能修理13万吨级船舶。

台湾造船工业主要集中在岛内南北高雄和基隆。在南部高雄地区有多家造船企业,其中包括中国造船公司高雄总厂、庆富船厂、龙德船厂、中信船厂、台机船厂以及丰国造船和顺荣造船公司等。基隆是台湾北部的造船中心,主要造船企业有中国造船公司基隆总厂和华南造船公司等。此外在台南、东港和苏澳港地区也集中有多家小型造船厂。据统计,2004年,台湾商船年产量约80万载重吨。2012年,台湾造船产业的产值为608.3亿元新台币。但台湾造船仅占全球0.52%,相较祖国大陆、日本和韩国总计85%而言,台湾造船业正逐渐被边缘化。

2.汽车工业

台湾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与外国汽车企业合作或合资,取得相关技术。合作对象包括日本、美国与欧洲各大汽车厂商,其中与日本合作最多。到目前,台湾汽车企业的关键零组件如引擎、传动系统、设计、基本数据与测试等,仍受制于外国。但台湾当局将汽车工业列为重要产业,不断进行扶持与推动,制定汽车工业发展策略,投资10亿元新台币与裕隆、中华、三阳等大公司成立华擎机械工业公司进行共用引擎开发,并计划将台湾建成亚洲地区汽车零件生产供应基地。同时,积极推动电动车工业发展。目前,台湾汽车制造企业共有13家,分别为裕隆、福特六和、“中华”、三阳工业、三富、羽田、“国产”、“国瑞”、大庆、太子、庆众、台湾五十铃与进轮汽车等。

台湾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大致可以80年代中期为界划分成两个阶段。80年代以前,台湾以保护幼稚工业为目的,实施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这一阶段虽然实行了较高的保护,但汽车工业并未因此形成自主开发能力,竞争力很弱。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经济实行一系列较为开放的政策,特别是1985年开始实施《六年汽车工业发展方案》,大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放宽整车装配厂的设立标准,为汽车企业的竞争创造宽松的条件。1992年开始在车型开发、生产及销售方面努力与国际接轨,特别是汽车零部件开始进入美、日等国市场。台湾还采取政策,引导整体素质较好的福特六和、“中华”、“国瑞”、裕隆、三阳等5家厂商,采取扩大规模、减少车种、降低开发成本等方法提高竞争力,争取在区域分工中发挥作用,并逐步参与全球汽车产业分工。这一时期,台湾汽车工业的竞争力有所增强,但并不具备真正的国际竞争力。1999年,台湾汽车工业产值为1618亿元新台币(不包括汽车零组件)。2006年,台湾汽车总产值4441亿元新台币,2015年达到6607亿元新台币,2016年1-6月为3127亿元新台币,约占台湾制造业总产值的5.31%。

台湾汽车产业的最大优势就是庞大的系统化的零部件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动力总成、底盘控制、车身控制、主被动安全、汽车网络、通信系统、安全与防盗等方面,并呈现出功能多样化、技术一体化、系统集成化和通信网络化的特点。特别是近几年来在GPS导航系统、CAN-BUS总线、自动变速控制系统、防盗系统、车载TV、汽车空调、安全气囊、检测总线等方面,都可以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比肩与齐头并进。尤其是在车用电子控制类产品上,台湾多家工业计算机厂商已经全面进军汽车电子领域,并取得了傲人的市场业绩。

(五)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涉及范围甚广、并随着科技发展其领域不断拓宽的行业。其早期一般称为电子工业,后来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而称为电子信息工业。依台湾《资讯电子工业年鉴》标准,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包括信息工业、信息服务业、无线通讯业、电子零组件业、精密仪器产业、光电工业、电脑多媒体产业(音效卡、视讯卡等)、监视器业、半导体工业、传真机产业与消费性电子工业等11个类别。一般而言,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包括通讯工业、信息产业、半导体工业、电子零组件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光电及仪表工业等。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以硬件开发与生产为主。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台湾的新兴支柱产业。据统计,1991-1997年,该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19.6%。1998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192亿美元。按台湾1999年版“十大新兴工业”发展目标,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于2000年将达到355亿美元,2005年达到717亿美元。台湾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包括终端机、微电脑、监视器、主板机、交换式电源供应器、鼠标、影像扫描器、印表机、绘图卡等。台湾的个人电脑生产形态以委托代工为主,代工比重从1984年的54.8%上升到1998年的72.1%,自有生产品牌不及三成。

信息软件产业在90年代以来发展十分迅速。2001年,台湾信息软件产业产值为1344亿元新台币,较上年增长12.4%。2006年产值达到170亿美元。

半导体工业是指集成电路(IC)、分离式元件与光电元件等设计、生产与制造,已成为台湾最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台湾半导体生产能力逐渐迈向高级化与复杂化,已从原来的以封装测试业为主转为以芯片生产为主,且从4英寸与5英寸芯片等产品生产发展为以8英寸芯片生产为主,并开始生产12英寸芯片。台湾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地,占全球芯片代工市场的70%左右。2000年,台湾半导体产业总产值达7144亿元新台币,创历史最高纪录。2004年,总产值达到11701亿元新台币。2015年台湾IC产业产值达22640亿元新台币(约710亿美元)。拥有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联发科技、联华电子、硅品精密工业、华亚科技、联咏科技、南亚科技、力成科技、华邦电子、瑞昱半导体、威刚科技等一大批IC企业。截至2014年12月,台湾拥有169家半导体上市企业。

通讯工业是台湾十大新兴工业之一。台湾通讯工业的发展始于70年代初,在90年代后获得高速增长。1991-1997年,通讯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10%;2000年产值约60亿美元,2006年达到约156亿美元。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代表企业: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硅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华硕集团、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